13721037214

咨询热线

法律智慧护航地产发展:成功化解地产公司阶段性担保风险案例分析

分享到:
点击次数:194 更新时间:2024年06月22日17:01:00 打印此页 关闭

作为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地产公司”)的代理律师,在代理公司应对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某县支行(以下简称“农行某支行”)及被告过某之间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本律师团队成功地维护了某公司的合法权益,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连带保证责任。以下是案例分析和成功策略概述:

案情概览

过某父子因购房需求向农行某支行申请一手房屋按揭贷款50万元,期限360个月,并以购买的某县房产作为抵押担保。某公司作为开发商,提供了阶段性保证担保。自2022年9月起,过某未能按期还款,农行某支行遂提起诉讼,要求借款人还款并主张对抵押房产行使抵押权,同时要求某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成功策略

1、法律条款深入解读:本律师团队首先仔细研究了《个人购房担保借款合同》、《一手房贷款业务银企合作协议》以及某地产公司出具的“担保承诺函”,特别是其中关于阶段性保证责任的约定,明确指出某地产公司提供的阶段性保证是针对从贷款发放到借款人取得房地产权属证书并完成正式抵押登记手续这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债务。

2、法律适用精准:本律师团队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五十二条,强调虽然案涉房产仅办理了抵押权预告登记,但已满足了正式抵押权设立的条件。因为房产已于2022年2月9日完成了不动产首次登记,且预告登记未失效,因此抵押权自2019年12月16日预告登记之日起即已设立,农行某支行享有对房产的优先受偿权。

3、阶段性保证责任辨析:本律师团队通过法律逻辑推理,指出阶段性保证与正式抵押权的设立存在承接关系,而不是并存关系。一旦银行通过预告登记确立了抵押权,阶段性保证的使命即告完成,银行的债权风险得到了实质性的保障。因此,农行某支行在享有优先受偿权的同时,要求某公司继续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缺乏法律依据。

4、证据确凿,论证有力:通过提交相关证据,包括预告登记证明、首次登记信息等,有力证明了某公司阶段性保证责任已自然终止,且银行的抵押权已得到保障。

结果与影响

最终,法院采纳了本律师团队观点,判决确认了农行某支行对抵押房产的优先受偿权,但同时驳回了银行要求某地产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请求。这一结果不仅保护了某地产公司的合法权益,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也为类似案件提供了法律实践的参考,体现了法律对合同精神的尊重和对阶段性保证责任合理界限的准确把握。某公司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开发商,通过此案进一步明确了其在按揭贷款中阶段性担保的角色和责任范围,为今后的业务操作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指导。 (2023)皖 0522 民初 2130 号

上一条:劳动争议案件中的法律智慧:专业律师团队助力公司化解劳动争议纠纷 下一条: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对套取农名工工资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案胜诉纪实